婆婆過世留下30萬,姑姐說困難要據為己有,我說好又給她留下5萬

來自網友周秀娟的投稿:
我是周秀娟,今年53歲,退休3年,有4200退休金,還在打工路上。
獨生兒子在讀研,跟我和老伴商量,還想繼續讀博,我只能繼續打拚。
老伴比我大兩歲,還得好幾年才能真正退休,估計他也不會閒著。
公公過世,婆婆跟著姑姐居住養老,退休金和存款都是姑姐拿著。
老伴曾跟我說,姑姐就一個人,兒子還未結婚,等婆婆百年,我們啥也不要。
我明白老伴的心思,他認為姑姐替他贍養婆婆,婆婆的房子和存款都留給姑姐。
況且姑姐自己拉扯大兒子也不容易,將來姑姐兒子結婚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。
婆婆過世,料理完所有後事,姑姐說婆婆留下30萬和一套房子。
房子賣了我們兩家均分,但30萬她有些困難事,先占為己有,給我們打個借條。
我和老伴對視一眼,說好並又給姑姐轉了5萬,說若還不夠讓姑姐告訴我們。
年輕時,身邊的姐妹總說:多個姑姐就多個厲害的婆婆,姑姐有時比婆婆還難纏。
每次聽姐妹們訴說大小姑子的故事,覺得世上真有這樣「壞」的姑姐和小姑子嗎?
我家姑姐可不是這樣的,從我第一天去婆婆家吃飯,姑姐就對我格外親近。
我只有兩個哥哥,所以從那天起,我就把姑姐當作自己的親姐姐,啥都跟她說。
姑姐比我家老伴大三歲,比我大5歲,有時跟個小媽似的,啥都要操心。
老伴覺得姑姐管得太多,而我覺得姑姐因心地善良,才會管我們。
比如老伴年輕時炒股,非要家裡的財政大權,我不願意跟老伴吵架。
是姑姐把老伴說服,讓我給老伴3萬,掙了虧了,老伴都不能再跟我要錢。
而姑姐背地裡時常貼補我,早把我給老伴的3萬塊錢給我補貼夠了。
姑姐夫不到40歲因意外過世,姑姐帶著兒子生活,也曾想過再找,最終放棄。
也是從那時開始,姑姐很少再貼補我,最初還覺得不適應,後來就理解姑姐。
姑姐夫在世時,是單位里的採購主管,掙錢多,補貼也多,手裡閒錢就多。
只是做人不能只想著要別人的錢,而不主動幫助他人。
姑姐夫過世,老伴讓我時常給姑姐發個紅包,作為回饋姑姐曾經對我的好。
時光悠然,歲月穿梭,老公公突發疾病,姑姐請了長假照顧。
半年後老公公過世,婆婆不願跟我們居住,姑姐又把她接回養老。
婆婆心裡想著兒子,悄悄地把退休金卡交給我,讓我拿著隨便花。
我把這事告訴老伴,老伴卻說婆婆糊塗,在送婆婆和姑姐時,把卡給了姑姐。
還跟姑姐說,這是婆婆的意思,讓姑姐拿著花,若婆婆有事就給我們打電話。
婆婆跟姑姐住了幾年,後來臥床幾年,都是姑姐在照顧。
老伴跟我商量,每月給姑姐1500費用,不能讓姑姐一個人承擔所有孝道。
多子女家庭,只要子女都主動付出,老人不摻和,就不會有矛盾。
老伴和姑姐就是這樣,只要婆婆做出偏心的事,老伴都會及時做出正確選擇。
最初姑姐還不想要我們給的錢,說她的退休金加婆婆的退休金夠花。
老伴說不是還有她兒子嗎?不得攢點錢給孩子買婚房結婚。
要強的姑姐在老伴的幾句話里落淚,我明白姑姐的心思,她的付出被看到且認可。
我也是女兒,母親和兩個哥哥覺得我付出是理所當然的,根本不會感激,還嫌棄少。
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,看看老伴和姑姐的相處方式,我覺得還是跟老人有關。
婆婆從那次退休金卡事後,不再摻和姑姐和老伴之間的相處,覺得怎麼都是好的。
我也是這樣認為,不論老伴還是姑姐,他們都只想讓婆婆的晚年過得更舒心幸福。
姑姐兒子30多歲,一直沒找到合適的結婚對象,一是他自己不願意,二是沒有房子。
老伴說把婆婆的房子過戶給姑姐兒子,姑姐不願意,說婆婆還在世,不能這樣做。
婆婆過世,姑姐說把房子賣了,我們兩家把錢分了,這是公婆留下的念想。
只是婆婆留下的30萬存款,姑姐說她要留下來,非得給我們寫張借條。
老伴接過借條,用眼神示意我給姑姐再轉點錢,這是我們提前商量好的。
因為我們聽說姑姐兒子有女友,兩家在商議結婚的事,老伴說出錢援助一下。
我給姑姐又轉了5萬,姑姐說不要,老伴拉著姑姐的手說:
「姐,這錢你必須收下,這麼多年,若沒你照顧咱媽,我們花的比這要多。」
看看這個不會說話的老伴,直接說是他做弟弟,做舅舅的心意不就得了。
姑姐的眼淚流下來,說老伴和我是天下最暖心的弟弟和弟媳。
她又何嘗不是暖人心的姑姐呢?凡事都為別人著想的人,必會被上天眷顧。
這麼多年,姑姐不僅照顧自己小家,還要照顧公婆,把娘家母親接到身邊贍養。
善良的人終究會被生活溫柔以待,做人還是多付出些愛,少些計較和盤算。
老伴讓姑姐有事跟我們說,若孩子結婚錢不夠也要告訴我們,別為錢發愁。
畢竟我兒子還不著急結婚,先緊著姑姐的兒子,辦完一件再說一件。
一家人不要說兩家話,這樣才能真正相處的和睦有愛,讓天堂的父母安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