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兒子家帶娃7年,孫子上學聽到兒媳打電話,我主動提出回家獨居

2025-10-15     楓葉飛     反饋

在兒子家帶娃7年,孫子上學聽到兒媳打電話,我主動提出回家獨居

來自網友江曉梅的投稿:

我是江曉梅,今年62歲,退休每月有5300退休金,既有安全感又有幸福感。

與前夫離婚多年,在兒子家帶娃7年,孫子上學我想回老家獨居。

可怎麼也不好意思說出來,怕兒媳說我不管他們,不體諒他們的壓力。

本以為留下來是一種「犧牲」,誰知無意間聽到兒媳的電話,我才得以解脫。

兒媳跟親家母說:「媽,你說我該怎麼做,才能讓我婆婆主動提出回家呢?」

我心裡樂開花,還有這麼好的事,不用兒媳和親家母傷腦筋,我主動說出來。

原來,不是我想像的那樣,老人帶娃到一定時間,要學會得體有尊嚴的離開。

我和前夫是在42歲那年離婚,原因很簡單,前夫有了新歡且懷孕了。

不得已的情況下,我只能「退位」,條件也簡單,前夫獨自一個人離開就好。

那時兒子已經讀初三,家庭的劇變並沒有給兒子帶來多大的影響。

兒子依然以優異成績考上重點高中,三年後又以全校第三考入985大學。

沒了婚姻我還有兒子,而我在兒子一路讀書過程中,也在不斷提升自己。

兒子研究生畢業順利參加工作,跟多年女友談婚論嫁,我做了喜婆婆。

親家夫妻是體制內的,親家母比我早退休,但親家公一直沒退下來。

兒媳懷孕生娃,只能我主動過來照顧伺候,好在兒媳家教良好。

我們之間雖然沒有大的矛盾,但也沒處成母女情懷,既有親近也有疏離。

這讓我感覺很好,本是兩個陌生人,因兒子的婚姻,才成為一家人。

我在兒子家秉承,管住嘴,多幹活,少管閒事,多出去鍛鍊的原則。

跟兒媳相安無事相處7年,也曾有過矛盾和分歧,但不足以影響我們的關係。

其實,從孫子上幼兒園開始,我就琢磨著要不要提出回家獨居。

怎奈,兒子兒媳的工作需要經常出差,我便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幫忙。

現在兒子兒媳人到中年,事業穩定,我又開始暢想回家獨居的美好。

平時在樓下跟別人閒聊,說起在子女家帶娃的各種不易和心酸。

我反而覺得自己很幸福,最起碼兒媳從未給過我臉色,也沒當面說我不好。

在帶娃這7年里,兒媳每月給我4000多生活費,節假日也會給我發紅包,買禮物。

兒媳是那種嘴巴不甜,但做事認真,凡事講規矩的人,所以,我們之間客客氣氣地疏遠。

親家夫妻也時常開車過來看娃,每次來都會帶些禮物,對我也客客氣氣。

逢年過節,兒子一家三口若去親家那邊,也會詢問一句,要不要一起去。

我從來都是拒絕,不願參與更多這樣的相聚,親家之間客氣疏遠些更好相處。

親家夫妻每次過來都會給孩子紅包,也會給我帶點小禮物,體面又尊重。

人與人之間本就該這樣,有年親家母住院,兒媳在外地出差,我主動去幫忙。

親家母說我是心地善良的人,親家公也說遇到我這樣的親家是福氣。

今年開學孫子讀二年級,我每天也就早晨起來給他做頓早飯。

兒子兒媳在上班途中吃,我負責把孫子送到社區門口坐校車。

中午兒子一家三口都不在家吃飯,有一整天的時光屬於我。

下午四點來鍾我在社區門口等校車,晚上簡單地做點飯菜。

兒子兒媳若工作忙,有應酬會提前告訴我,我只做跟孫子的晚飯。

說句實話,孫子大了,更喜歡他們一家三口的生活,似乎我是多餘的人。

有時看著兒子一家三口在客廳互動,我就想提出回老家的話。

可我內心還總把自己看得很重,認為我走了,誰給孫子做早飯,接送呢?

其實真是自己想多了,也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,直到無意間聽兒媳打電話。

聽口氣知道兒媳給親家母打電話,或許兒子也早想讓我回家了,只是不好開口。

兒媳沒有說一句我的不好,只是覺得家裡多個人,她和兒子間的互動少了很多。

我一下子明白了,成年人間的分寸界限感,我早該回家了,給年輕夫妻騰地方。

我是在晚上兒子一家人都在時,很隨意輕鬆地說:「我想家了,但又捨不得你們。

兒子看了一眼兒媳,他先說:「媽,也好,你回老家待段時間,我們有空回家看你。」

兒媳低著頭沉思半天,看我沒有說話,她抬頭接著兒子的話茬說:

媽,這些年謝謝您幫這麼多,若是沒您的幫忙,我們肯定要抓瞎,謝謝媽。

看看兒媳說的多好,話里話外都是感謝話,但言外之意是現在我可以走了。

孫子倒是很乖,摟著我說他捨不得我走,還說喜歡我做的飯菜。

看到兒子兒媳的樣子,還有他們的話語,我已經知道該如何做了。

周末,我跟兒子兒媳說買好票,也收拾好東西,下午的火車,我回去了。

兒子說他開車送我去車站,孫子給我一張圖畫,讓我想他了看看。

兒媳從臥室里拿出兩個紙盒,說是給我買的禮物,希望我喜歡。

原來是兩身衣服,其中有一件是我喜歡又捨不得買的香雲紗旗袍。

帶著不舍,也帶著兒子兒媳孫子的祝福,我回到自己的小家。

重新開啟屬於我的退休生活,整理好家裡的擺設,給自己做養生計劃。

日子雖然清閒安靜,但內心還是渴望與兒子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。

但老人始終要學會與子女分開,這是必然規律,慢慢學會與自己獨處吧。

武巧輝 • 2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2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54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39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32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64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40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50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29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28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51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57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56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72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41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46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53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23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54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97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27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1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37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700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