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子結婚回來吃飯要求太多,我沒做到老伴就指責,離婚老伴後悔了

2025-10-15     楓葉飛     反饋

兒子結婚回來吃飯要求太多,我沒做到老伴就指責,離婚老伴後悔了

來自網友周燕的投稿:

我是周燕,今年59歲,退休有4200退休金,感覺非常知足且對未來有安全感。

老伴比我大三歲,也退休閒賦在家,他每月有6300退休金,整天說他養著我。

獨生兒子結婚成家還沒孩子,跟我們居住在一個社區,整天回來吃飯。

做飯的都知道,每天為做啥飯頭疼,做自己愛吃的,別人說你自私。

做別人愛吃的,自己又覺得委屈,怎麼做似乎都滿足不了別人的要求

若有個愛挑剔且事多的兒媳,做婆婆的日子就更加難過。

跟幾十年的老伴訴說,他說你沒用老了反而不懂事,不會照顧人了;

跟兒子嘮叨幾句,兒子嫌棄你太麻煩,事多,兒媳想吃啥你做啥不就是了。

人不一般不是被別人勸說好的,而是自己真實感受到疼痛了,才會改變過來。

幾次沒有達到兒媳的要求,我看清老伴和兒子的做法,提出離婚過自己的日子。

我覺得:人生最該依靠的是自己,因靠誰都有可能失望,你若想得開,處處是天堂。

年輕時,我覺得結婚,找個比自己大的男人,就有了依靠,有了主心骨。

真正走進婚姻,跟老伴一起生活,才知道,結婚是多個人管著你,欺負你。

有兒子我又把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,認為只要對兒子好,就能享受養兒防老的福氣。

兒子結婚成家,我發現家裡又多個「祖宗」兒媳,怎麼也走不出這個怪圈。

我想不明白,兒媳為啥命就能這麼好,啥也不幹,還能使喚婆婆。

原來,所有根源在我自己,是我願意被老伴奴役,被兒子控制,被兒媳使喚。

只是,我一反抗他們就覺得我是生在福中不知福,他們回家吃飯是給我面子。

老伴說我夠幸福的,一輩子不用操心其他事,就把廚房裡這點事做好就行。

可他們誰又真正在意過我的想法,真正心疼認可我的付出。

不論我是否滿足他們的要求,只要一上桌,每個人都能挑出一堆毛病。

不是說這個菜咸了,就是米飯硬了,實在挑不出來,就說我為啥沒做湯。

讓我不能接受的是,兒媳每次來吃飯,都要提前給我下「任務」。

不僅點菜,還要做出跟飯館一個口味,否則,即使做了人家也有可能不吃。

兒子結婚一年多,兒媳說不想這麼早生娃,要多玩幾年再說,我不催生。

兒媳是獨生女,父母也都退休,只是收入比我們高,所以話語權就多。

我是那種認命的女人,覺得所有的女人都跟我一樣,上班,做飯,伺候老人。

自從兒媳進門,每天回來吃飯,提前給我髮菜單,我才知道,還能這樣活著。

我開始學會看書,學習如何更好地愛自己,發現自己前半生真的是白活了。

被老伴使喚著做這個,做哪個,稍有不對老伴的要求,便是各種道德綁架。

公婆生病老伴說這活就得兒媳干,否則,誰家閒的沒事,花那麼多錢娶媳婦。

在我前半生的認知里,也覺得是這個道理,照顧好男人和公婆,才是好女人,好兒媳。

現在我知道這是老伴孝心外包,是男人對女人的要求,是我自己不懂如何對自己好。

在兒媳又一次在家庭群里點菜,我假裝沒看見,既沒說收到,也沒說其他。

只是飯桌上都是我愛吃的,老伴,兒子,兒媳一起群攻我,我說想吃就吃,不吃下桌。

有了第一次反抗,老伴說我不懂事,沒有做老人的樣子,兒媳說老了不管我。

兒子更是可惡,居然讓我去廚房重新做,我沒搭理他們,自顧自地吃完飯。

收拾好碗筷,回房間睡覺,兒媳生氣拉著兒子下館子,老伴鬧氣吃了頓飯。

兒子兒媳剛下樓,老伴衝進房間跟我咆哮,說我不懂規矩,長了反骨。

老伴說急眼還順手捶我幾拳,我沒有說話,繼續隱忍著,我想看兒子如何做。

第二天兒子兒媳沒回來,過了幾天,兒媳又在家庭群里點菜,我依然不說話。

老伴讓我回復收到,我說誰願意做誰回復,老伴動手,我也不含糊,直接進廚房。

兒子兒媳回來又沒有吃到想吃的飯菜,再一次的訓斥我,老伴也幫腔添柴。

我進屋收拾行李,告訴老伴我要跟他離婚,說完推著行李轉身下樓。

他們集體愣在原地,覺得我哪來的這麼大的勇氣,哪個低眉順眼的人不見了。

因我啥也不要,相當於凈身出戶,離婚的手續很快辦下來。

離開哪個讓我窒息的家,我感覺自己重生了,在其他社區租套一居室的房子。

跟幾個好姐妹一起動手,布置出租房,買喜歡的家具,把日子按照喜歡的樣子過起來。

離婚半年多,應該叫前夫,他給我打電話,求我跟他復婚,說他知道錯了。

還說是多年夫妻,老了要相互照顧,還說養兒防老,現在我舒心,老了沒人管會很悽慘。

我說他還是操心自己吧,老了他才不會管我,兒子兒媳更不會給我養老。

因為當我沒有價值,身邊人不會善待的,就因看透這一點,我才離婚過幾天舒暢日子。

我說前夫退休金高,對兒子兒媳還有價值,等老了需要人照顧時,那才是欲哭無淚。

現在我的日子很好,不再被誰指責,也不會被誰要求,更不用聽扎心的話。

身邊有好幾個知心姐妹,老了,我們抱團養老,比兒子和前夫更靠譜。

人啊,千萬別想著依靠誰,即使放下尊嚴維繫親情,往往到最後也是悲涼。

趁一切還來得及,遵循自己的內心需求,過自己想要的日子,如此安好。

武巧輝 • 2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2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54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39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32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64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40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50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29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28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51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57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56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72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41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46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53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23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54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97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27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1K次觀看
楓葉飛 • 370次觀看
楓葉飛 • 700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