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期比較大的一條新聞,2025-26賽季的WNBA大機率要停擺,原因是球員認為她們的薪資太少,並且明確拒絕了資方提出的一項「本可使球員們薪酬翻四倍的協議」,這項協議原本計劃把WNBA球員的底薪從6.6萬美元提升至25萬美元,頂薪從25萬提升至100萬。

B哥簡單看了一下坊間球迷的態度,大多數認為「WNBA球隊的確不掙錢,很難開高工資」,小部分認為「球隊老闆巴不得停擺,這樣還能少發錢。」實際上,這樣的說法有一定道理的,畢竟目前WNBA遠遠還未到盈利的地步。但另一方面,聯盟剛剛拿下11年22億的轉播合同,WNBA從此開啟了盈利之路。

女庫里克拉克
WNBA的首次盈利的分配問題,造成了雙方勞資談判的核心矛盾——如何分配聯盟迅速增長的收入,以及球員們認為現有的分配機制未能公平體現她們的價值和貢獻。

目前勞方明確提出的需求有四點,其一:要求固定的、與聯盟收入掛鉤的分成比例;其二,要求工資帽變動更加靈活,隨時跟隨聯盟收入增長而增長;其三,要求聯盟擴充球隊時,給予球員收入分成;其四,改善球員各項福利,推動達到商業聯賽標準。

球員提出這幾點算是合理的,畢竟WNBA球員球員收入的確不高,很多球員為了貼補家用,往往在休賽期前往WCBA或土耳其聯賽工作。之前有這麼美媒曾做過這麼一項統計,NBA一名普通全明星的年薪大於WNBA所有球員薪資之和。

甚至當年口罩期間,不少球員因拒絕出戰打球而被扣薪水,歐文憑一己之力承擔了這些球員的全部損失。說回WNBA,今年是WNBA價值暴增的一年,聯盟簽下天價轉播合同,且將進行球隊擴張,並逐漸開始接觸博彩,目前WNBA正在走向高速發展的路上,球員則希望通過重新分配聯盟迅速增長的收入,得到更多收益。

在這個飛速發展的十字路口,最終雙方會以什麼樣的形式收場,B哥表示非常期待,當然B哥更期待2025-26賽季,WNBA頂薪能夠來到怎樣的地步?不妨靜待幾個月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