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BS把21世紀Top25球員排出來了,詹姆斯第一、庫里第二,鄧肯第三。
就這麼簡單,卻炸出一堆「憑什麼」。
最刺眼的其實是科比第六。
五個冠軍、單場81分、退役戰60分,這些數字在腦子裡一閃,第六就讓人覺得「是不是低了」。
可榜單不是比情懷,是比21世紀的成績。
2000年後,科比前三冠確實橫,但後兩冠在09、10,時間上已經「打折」。
再看前面那三位:詹姆斯四冠+四MVP,庫里兩MVP+改變聯盟打法,鄧肯五冠+19年如一日的穩。
數據、榮譽、時代影響力擺那兒,科比被擠到第六,好像也能咽下去。
另一個槽點是SGA排24。
亞歷山大才25歲,一陣、季後賽都剛摸到邊,就擠掉了一堆老牌超巨。
榜單的邏輯很直白:不等你退役蓋章,先把趨勢寫清楚。

就像當年庫里還沒第三冠時,各種榜單已經把他往前排,因為「改變打法」這件事太顯眼。
SGA的步點、中投、防守一體,剛好是新一代的模子,評委先給張「潛力支票」。
再往深看,這份榜單其實偷偷把「國際球員」扶正。
約基奇第四、字母哥第七、諾維茨基第八,三個外籍球員沖這麼高,在20年前根本不敢想。
那時候NBA還怕歐洲中鋒軟、怕歐洲後衛慢,現在直接讓塞爾維亞胖子當聯盟門面。
時代真的變了,選秀報告里的「國際風險」四個字,現在看起來像個笑話。
說到底,排名只是給球迷吵架用的。
再過五年,東契奇、塔圖姆要是奪冠+MVP,榜單又得洗牌。
真正的贏家是觀眾——從小球到位置模糊化,從本土單挑到全球選秀,比賽越來越好看了。
吵歸吵,記得把爆米花準備好,下一批天才已經在路上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