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子說:孫子想爺爺了,非要過來。我想:距離產生美。
小芳趕緊做了一桌美食招待,生怕怠慢了他們。
兒媳婦又說:過幾天就是六一兒童節了,你孫子要買新衣服 買玩具等等。
我明知道兒媳婦就是想要錢,但是我沒和小芳商量,也沒有答應,小芳直接就給兒媳婦2000元,這下兒媳婦才有了笑模樣。
把我兒子一家人打發走以後,我倆累夠嗆,也覺得我兒子來登門,說不定哪天小芳的兒子,也會來登門。
果不其然,這個周末,小芳的兒子一家人也來了。
我倆也趕緊做了一桌子豐盛的晚餐,她兒媳婦也是那一套話,孫子想奶奶了。
然後,也說出孩子過六一兒童節的願望。
我二話不說,也趕緊把準備好的2000元紅包奉上,她的兒媳婦也變客氣了,直說:謝謝李叔。

好傢夥,兩個兒子各來一趟,連吃帶拿的,5000多塊錢就沒了。
我倆還以為:孩子們能來看我們,還是懂事了。
可是,接下來我兒子一家周末也過來吃飯了,然後說孫子過生日也來這裡過。
我們又是做飯,又給紅包。
小芳的兒子一家三口,也是這種模式,我們一視同仁,也是同樣對待。
我倆覺得,我倆做的相當不錯了,一心一意對待他們,兩個兒子應該知足。
其實,他們之所以登門拜訪的目的,我倆是做夢都想不到。
首先,我兒子和我單獨談話了,讓我把房子過戶到他的名下。
我不同意,兒子說:你好好想想,二婚誰不長心眼,誰就是傻瓜。
你把房子過戶給我,你繼續住著,這樣咱倆都踏實了。

我還不好意思和小芳說,小芳的兒子也登場了。
吃完飯,拉著小芳出去遛彎,回來以後,就走了。
我發現小芳臉色不好看,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。
我就猜到,她兒子來的目的,我就主動說出,我兒子讓我把房子過戶給他的事。
小芳說:這兩個孩子如出一轍,好像是一個老師教的。
我明確告訴小芳,我不會同意的,我要保住自己的老窩。小芳也一樣。
如果把房子過戶給兒子,說不定哪天他們把房子賣了,我們可能會落個無家可歸的下場。
既然我倆意見一致,那就好了。
可是,接下來,我們的兒子都過來吃飯,要錢,然後就給自己的父母做思想工作,還是要我們把房子過戶給他們。
我們說不同意,他們就有無數個理由等著我們。
後來,他們不停地過來蹭吃蹭喝,然後逼著我們把房子過戶。
我們已經身心疲憊。如果繼續這樣做,我已經受不了了。
必須要想個辦法。
苦思夜想,終於想出一個一箭雙鵰的辦法,我倆沒有損失,保住老窩,讓他們都死了這份心,不再逼迫我們。
我把這個計策和小芳一說,她說:真有你的,還是你聰明。
我倆馬上行動,去不動產交易大廳去過戶,然後做了公證。

這下心有底了。
我兒子又找我單獨談話,特別正式那種,還是讓我把房子過戶給他,大有不答應不罷休的架勢。
我拿出我的房本,讓兒子看清楚,已經換上了小芳的名字。
我告訴兒子:你阿姨盡心盡力照顧我,所以我把房子過戶給她了。
我兒子看完房本就急眼了:你真行,二婚老伴比兒子都親,我看你是老糊塗了,哪天她不和你過日子,你可別來找我。
說完這些話,兒子頭也不回,氣呼呼走了。

兩天後,小芳的兒子兒媳婦也來了,同樣上演這一幕,她兒子臨走時,同樣放下狠話:既然你把房子都過戶給他了,你養老別想指望我們。
兩個兒子兒媳婦的嘴臉,應該是我們意料之中的事,雖然我們有心裡準備,但是自己養了30多年的孩子,這樣做,還是讓我們很寒心。
我們作為父母,勤儉節約一輩子,才全款給他們買了新房子,娶妻生子,又出錢出力,幫他們帶大孫子。
他們還惦記我們的老房子,我們只想保住老窩,將來再給他們房子,都不行,不答應他們的要求,他們立馬就翻臉。
這樣也好,至少讓他們都死了這份心,不再逼迫我們。
我動情地對小芳說:執子之手與子偕老,我們永遠在一起,彼此相伴到老,共度餘生。小芳重重地點點頭。
其實,二婚夫妻,只要兩個人同心,保住老窩,多存點錢,有退休金,有這些條件作為養老的保障,比兒女都可靠。
不管兒子如何逼你,也不能把老窩過早地交出去,因為那樣你會心裡沒底。
人老了,屬於自己的,一定要好好把握,再有二婚老伴陪伴,就相當於為養老上了雙重保險。
只要老伴兩個人在一起,相互體貼,彼此相伴,有個依靠,一樣可以安享晚年。
老話說: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,還是有道理的,尤其是遇到不孝順的孩子,又處處算計你,這句話就更加正確,
老李寧可得罪兒子,也沒有把房子過戶給兒子,你們說他這樣做是不是很正確?